激烈的比赛现场。
“这里的氛围太棒了!市民热情,组织专业,我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内蒙古选手韩旭说。此次邀请赛预赛阶段在露天市民广场举行,免费开放的观赛模式,吸引了许多群众现场助威,激烈的对抗现场与观众席的加油呐喊声浪交织,成为夏日夜晚的独特风景。
比赛现场的观众小朋友。
现场观众正在聚精会神的看比赛。
据了解,此次邀请赛从8月11日至14日历时4天,分为预赛、半决赛、决赛三个阶段。比赛根据2025年全国运动会拳击比赛级别设计标准,共设置男子、女子13个级别,于8月14日决出各级别的冠亚军。比赛期间,运动员们除了积极训练备战外,还将参加红色之旅、民族团结大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比赛正式开始现场氛围火热。
近年来,钟山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文体资源,成功承办了4次广西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圆满完成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拳击项目、中国式摔跤全国少年锦标赛、全国技巧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2025年广西“民族团结杯”拳击邀请赛是钟山县党委、政府以体育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也是广西“体育+民族团结”的典型。(夏晓云 陈智超 谢奇良 李湘湘)
来自21个民族的124名运动员在钟山切磋拳技2025年广西“民族团结杯”
拳击邀请赛开赛
图为比赛现场。
本报讯 (记者王钰 通讯员李湘湘文/图)8月11日晚,2025年广西“民族团结杯”拳击邀请赛在钟山县开赛。来自北京、山西、内蒙古、云南、宁夏、新疆等全国11个省(直辖市),涵盖壮、蒙古、回、维吾尔、哈萨克、瑶、苗等21个民族的124名运动员组成12支代表队,在切磋拳技、争夺冠军的同时,共叙情谊、共同播撒“民族团结的种子”。
本次赛事由中国拳击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作为支持单位,广西重竞技运动发展中心指导,贺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贺州市委统战部、贺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贺州市体育局、中共钟山县委员会、钟山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
据了解,此次邀请赛从8月11日至14日历时4天,分为预赛、半决赛、决赛三个阶段。比赛根据2025年全国运动会拳击比赛级别设计标准,共设置男子、女子13个级别,于8月14日决出各级别的冠亚军。比赛期间,运动员们除了积极训练备战外,还将参加红色之旅、民族团结大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近年来,钟山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完善的文体资源,成功承办了4次广西青少年拳击锦标赛,圆满完成了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拳击项目、中国式摔跤全国少年锦标赛、全国技巧锦标赛等高水平赛事。2025年广西“民族团结杯”拳击邀请赛是钟山县党委、政府以体育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标志着“体育+民族团结”的“广西经验”正走向全国。
当晚,2025年广西“民族团结杯”拳击邀请赛分别进行了男子92公斤级、71公斤级,女子60公斤级、50公斤级等预赛。
党建领航铸文明 司法为民谱新篇——钟山县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工作速写
近年来,钟山县人民检察院依托“党建+文明创建”机制,以党建为引擎,形成了“以党建带文明创建,文明创建促业务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党旗红”引领“检察蓝”的融合发展中,绘就了法治为民与文明创建共同发展的生动画卷。今年5月,钟山县人民检察院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党建引航锻造特色品牌矩阵
该院牢牢扭住党建引领“牛鼻子”,打造出“检察蓝不忘红色初心”党建品牌和一批特色业务品牌,创新“党组书记+”“党小组组长+”“党员+”形式组建各类办案组,党员办案比例达100%,实现“一个办案团队一个战斗堡垒”。
深耕“钟心为益”公益诉讼品牌。探索建立“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机制,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监督协同作用,助推行政机关解决思勤江(十二车河道)管理范围内堆放大宗固废历史遗留问题。该案例于2024年8月入选全国十大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服务保障国家水安全典型案例,是广西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做细“思勤检语”普法品牌。借力“春晓·银闪闪”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105次、家庭教育指导80次,到社区、乡村普法宣传51次。讲好人民群众身边的普法故事。拍摄的《谁动了她的个人信息》专题片在全区检察机关“新时代检察故事汇——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评选活动中获评“优秀检察办案故事”。
厚植“钟灵毓秀”理论品牌。构建广泛参与、共享共建的“大调研”工作格局,持续推动检察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21篇检察论文获自治区级表彰、8篇获国家级荣誉、2名检察官入选自治区检察机关理论研究人才库。
扎根“大有可为”司法救助品牌。推行“看、走、转、办”四步工作法,结合“司法救助+网格化+线索移送”救助模式,持续深化多元救助体系,累计向51名受害人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53.6万元,办理的1起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国家司法救助案件获自治区检察院优秀案件。
勇于亮剑破解社会治理难题
持续推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积极构筑“检校家”未成年人保护屏障,帮助23名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近年来,钟山县人民检察院“未检”工作获市级以上荣誉6项。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办理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案件5件、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11件,1件案例入选广西检察机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典型案例,在广西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发布,案件承办检察官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深入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6件;检察环节促成10余个案件双方当事人达成刑事和解协议,追赃挽损25万余元,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群团共治拓展生态保护“朋友圈”
面对案件线索发现难等问题,该院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构建共治格局。落实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聘请8名来自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党员干部提供专业支撑。同时,与团县委合作打造“志愿服务+公益诉讼”模式,聘请2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担任“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提供线索10条,办理案件8件。该院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充分发挥“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对县辖区内河流河道环境、堤坝安全及影响行洪障碍物等情况实地巡查10余次,多次联合县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及志愿者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投放淡水鱼苗18万余尾。依法守护耕地红线,在土地撂荒案中通过“公开听证+圆桌会议”厘清责任,推动“检察建议+行政执法”闭环治理,让100余亩撂荒土地重焕生机。
珊瑚镇:开辟安全亲水乐园
守护村民夏日清凉
本报讯 (记者余良 通讯员吴欢 张有发)盛夏时节,为满足村民亲水戏水需求,在筑牢安全防线的前提下,钟山县珊瑚镇因地制宜开辟珊瑚河新民村段鱼鳞坝作为安全戏水区域,为辖区村民打造一个清凉又安心的夏日休闲场所。
珊瑚河新民村段水流平缓,水深不足一米,是村民夏季纳凉戏水的热门地点。为平衡群众需求与安全保障需要,该镇积极行动,组织人员对该河段进行实地勘察,划定鱼鳞坝上下游15米范围为安全戏水区。同时,安排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组成巡逻队,分时段对水域进行巡查,傍晚重点时段增加专人值守。此外,该镇还在相关水域配备了救生圈、长竹竿、救生绳等应急物资,并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动态监管,确保安全防护全方位无死角。
“以前带孩子玩水总担心安全,现在统一管理,还有专人巡逻值守,我们家长放心多了!”正在陪同孩子戏水的村民廖女士感慨道。如今,每到傍晚,清澈的河水中满是欢声笑语,这片安全水域俨然成为村民消暑纳凉、亲子互动的热门打卡地。
来 源:当代广西网、广西云客户端、贺州日报
编 辑:何雪华
校 对:陈镘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